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评选结果近日公布,我校白中科教授负责的《土地复垦学》、王根厚教授负责的《构造地质学》被评为教育部普通本科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郭颖教授负责的《玉雕与玉器》被评为继续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白中科团队、王根厚团队、郭颖团队被评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 《土地复垦学》课程团队负责人白中科教授具有30余年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的教学科研经历,团队成员包括周伟、王金满、赵中秋、曹银贵。课程团队紧紧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与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相结合,与依法治国、以德治国方略相结合,与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保障的责任担当相结合,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相结合,与“亲近自然、感悟科学”的绿色职业培育相结合,与矿山文化及工匠精神培养相结合,不断挖掘《土地复垦学》思政元素,完善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使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自然渗透、有效迁移。 《构造地质学》课程负责人为王根厚教授,团队成员包括余心起、张长厚、周志广、梁晓、干微、邓洪菱、陈小宇。课程团队围绕课程教学与改革积极开展教学研讨,强化课程思政元素的提炼,采用线上与线下有机结合的教学方式与方法,在授课过程中将专业知识的传授与科学思维、优秀文化、党的政策、国家建设和发展目标融合,与“防灾减灾”政策、“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融合,将“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有机融入课程教学,将马克思唯物辩证思维融入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建立地质思维,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人文情怀、科学素养和奉献精神。 《玉雕与玉器》课程负责人是郭颖教授,团队成员为胡哲。课程针对继续教育不同于全日制本科教育的特殊性,通过对学习内容的“和而成体、散而成章”式的分割,达到“碎片式积累,移动式学习”的效果。课程采用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的三大文化全程浸没式教学,以玉的石文化为载体,玉的雕文化为线索,玉的器文化为主线,逐步阐释儒释道文化中的大同、雅文化与俗文化之间的小异,使同学们在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的同时,激发他们主动深入挖掘文化内涵的兴趣,达到培育文化自信的目的。 据悉,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建设工作于今年3月启动,以全面推进不同类型学校的课程思政建设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创新课程思政建设方法路径,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为宗旨。经组织推荐、专家遴选、会议评议和网络公示等,本次共确定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99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699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3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