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非常规天然气能源地质评价与开发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25年度学术委员会会议在我校召开。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副校长段翔出席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李阳、郭旭升、李根生、孙金生,中国科学院院士邹才能,中国海油股份有限公司原副总裁孙福街,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李勇等学术委员会委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袁士义主持。 段翔在致辞中向各位学术委员会委员的莅临指导表示热烈欢迎,并对各位专家长期以来给予实验室及学校能源领域科研工作的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他指出,非常规天然气作为我国能源结构优化的重要支撑,其勘探开发利用对提升国家油气资源自主保障能力、维护能源安全具有关键战略意义。段翔充分肯定了实验室近年来在科研项目攻关、高水平成果产出、高层次人才培养、国内外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成效,并希望各位院士、专家持续关注实验室发展,为实验室未来建设方向、科研突破重点建言献策。 非常规天然气能源地质评价与开发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治平教授代表实验室作年度工作报告。报告中系统梳理了近三年来实验室在目标定位校准、核心研究方向深化、科研团队梯队建设、重大科研成果产出、规范化运行管理等五大维度的工作成效,清晰呈现了实验室在非常规天然气地质评价、开发工程技术等领域的进展与突破;报告还阐述了实验室未来三年的建设发展规划及编制思路,明确了下一阶段在关键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应用、产学研协同创新等方面的重点任务。 与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对实验室的建设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并围绕实验室研究方向拓展、科研成果转化路径优化、服务首都能源安全与经济建设需求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提出了多项建设性意见。 会议期间,实验室青年教师付应坤、许争鸣分别围绕非常规天然气领域前沿研究方向,作了题为“非常规油气井压后返排数据分析与工作制度优化进展”和“深井钻井溢漏同存井筒多相流动规律研究”的学术报告,展示了实验室在青年科研力量培养及基础研究领域的最新探索成果,引发了与会专家的热烈讨论。 能源学院副院长许浩在答谢词中表示,学院将认真吸纳专家意见,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科研创新与运行管理,推动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非常规天然气领域的领先科研平台,为国家能源安全和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我校科技处、能源学院主要负责人,实验室相关科研人员、教师代表、研究生代表参加会议。 (文/付应坤 摄/涂建涛 张鹏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