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rl=]9[/url]月23日至27日,第三十届非洲地质大会(CAG30)在肯尼亚内罗毕举行。本次大会适逢非洲地质学会成立60周年和肯尼亚地质学会成立50周年,以“揭示非洲地质资源:开创可持续发展之路”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38个国家的近400名地学专家参会。应大会邀请,我校成秋明院士以“深时数字地球”(DDE)国际大科学计划执行委员会主席及总体专家组组长的身份率团参会。在开幕式上,成秋明院士发表致辞,系统阐述了DDE计划的总体目标与重要进展,并明确表示DDE将致力于支持非洲地学界运用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推动地球科学研究的创新发展。会议期间,DDE代表团积极参与并组织多场学术交流活动,进一步拓展并巩固了在非洲地区的合作网络。
会议期间,DDE团队牵头组织了多场学术活动。由DDE主办的“数据与人工智能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专题会议成为本次大会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活动之一。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UGS非洲地球科学会议上,成秋明院士系统介绍了DDE为落实2024年11月IUGS评估建议所采取的举措,全面推动大科学计划的下一步发展。
9月23日晚,DDE在内罗毕成功举办“DDE/GeoGPT商务会议”,汇聚来自全球及非洲地区的合作伙伴共商发展。会议围绕DDE与GeoGPT平台的技术协同、全球卓越研究中心建设及非洲合作布局等议题展开讨论。成秋明院士介绍了DDE的组织机制与开放合作模式,强调深化非洲合作的战略方向。与会代表一致认为,非洲地区对地学数据与人工智能平台存在广泛需求,DDE与GeoGPT构成的开放生态有望为区域科研能力建设提供重要支撑。
我校党委书记雷涯邻率代表团莅临DDE展台参观指导并与DDE国际专家深入交流 成秋明院士还与卢本巴希大学主任Etienne Kadima Kabongo博士就该校DDE卓越研究中心的首年活动计划进行了深入交流。双方同意依托我校教育部DDE前沿科学中心、联合国教科文组织DDE与矿产资源教席,以及现有非洲合作网络,共同推进平台落地与能力建设。此外,成秋明院士代表DDE执行委员会与多个非洲国家地质调查机构负责人举行双边交流。在与纳米比亚地质调查局副局长Anna Nguno女士的会谈中,双方重点探讨了在地质填图与人工智能应用领域的合作潜力。
9月27日,DDE平台与GeoGPT全天研讨会成功举办,吸引近70名参会代表参加,成为大会期间最受欢迎的培训活动。青年学者积极参与,围绕平台使用、本地化推广及能力建设提出多项建议,展现出非洲地学界对开放科学工具的高度关注。
为深化中非地学合作,在CAG30召开前夕,成秋明院士一行于9月18日至22日访问纳米比亚地质调查局(GSN),与局长Gloria Simubali女士会面,并向该局管理层全面介绍DDE计划的科学目标与实施进展。访问期间,成秋明院士应邀发表题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在矿产勘查、采矿及地球科学中的应用》的主旨演讲,内容结合实际案例,获得现场专家积极反响。团队还与非洲矿业女性协会、纳米比亚水文地质学家协会及地学委员会等专业组织负责人开展交流,各方均表达出参与合作的意愿。 此次参会有效提升了DDE计划在非洲地学界的认知度与影响力。通过多层次学术交流与机构对接,DDE在非洲的合作机制进一步夯实,为未来区域科研协作与能力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充分彰显了中国学者在全球地学治理中的责任担当与创新引领。 背景链接: 深时数字地球(DDE)计划是我国科学家牵头主导发起的首个大科学计划(官网:ddeworld.org)。 非洲地质大会是非洲大陆历史最悠久、最具影响力的地球科学学术会议,自1974年首次举办以来,已成为促进非洲地球科学发展的重要平台(官网:https://cag30nbi.org/)。
|